2014年10月11日 星期六

[讀摘] 替代的在地食物網絡


Progressing knowledge in alternative and local food networks: Critical reflections and a research agenda

一、文獻摘要

1. introduction

討論關於alternative food networks,關於這些另類的食物網絡,已經有過許多研究的文獻,不論是理論上的或事實證經驗上的,例如社區支持型農業,農夫市集等等。很多也會討論到這些另類食物供給系統對於生態的益處,例如減少食物里程跟碳排放等,除了益處之外也有一些問題,像是這樣的系統通常是維持了參與者之間既存的不平等、相對孤立封閉而非開放,也有一些文獻開始質疑這樣的食物網絡是否真的對生態有正面的影響。作者認為關於AFN的文獻無論是在理論上或經驗研究上都走到了一個死路,都在既有的框架下去討論,但是作者認為如果要有所突破,就是要破除正統的說法,這篇文章就是希望針對既有的AFN文獻提出批判性的回顧。

本篇文章的架構,首先會針對既有的AFN文章做一個回顧,指出他們對知識上的貢獻,第二,摘要AFN的益處與壞處,第三,討論AFN四個最主要的類型,最後,對於AFN未來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議跟方向,希望對學術有所貢獻。

2.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in AFN literature

首先是政治經濟學的層面。Allen2003G)、Goodman2004),主要集中在解釋AFN的發展軌跡跟地方性的倡議(政治經濟學的動機),以及概念化AFN作為一種對抗全球資本主義的反抗運動。而政治經濟學的貢獻在於,第一,解釋AFN如何被型塑與定位,並解釋在這個系統內的不平等與不正義。另外DuiPuisGoodman也提出地方主義的反思,關於社會正義以及地方主義政治決策的過程,可能會促成更民主的結果,可以避免精英壟斷經濟利益,但是也相對鬆散、封閉。但也有一些對政治經濟學觀點的批評,像是針對地方規模行動者合併的問題,或是地方主義的反身性(reflexive)會被認為太過理想化。

第二是鄉村社會學的觀點。談到政治經濟學下,主流的農業系統一般是被全球資本主義所型塑的,帶有強烈的邊緣化、去人性化的色彩,這個部分可能是AFN有潛力可以重新書寫的。但是這些研究大多是討論促成AFN的動力,多半研究指出這種模式是鑲嵌在社群中,或說是社會建構的,並且多為微觀層面的,在社會學的概念中多用鑲嵌、信任、qualitycare去詮釋。關於貢獻的部分,學者們在解釋何以AFN對社會經濟有益時,是以社區/社群資源、資本的槓桿的觀點去說明。這一類的研究也指出了為什麼AFN的行動者會跟全球資本主義下的行動者如此不同,在微觀層面包括了社會感覺(sensitivity to social)跟象徵層面,其中也存在著一些緊張關係,例如感覺到有義務跟農夫市集購買農產,或是懷舊情感等,而非其所呈現出來的「進步」。也有學者指出這一領域的研究不夠政治經濟學,以至於無法出不正義的問題。此外,雖然這一領域的一就指出了AFN在行為跟象徵層面上的緊張關係,但是許多研究仍延續了討論AFN的傳統,一直在談其益處,而沒有去討論這些緊張關係,因此也沒辦法「再理論化」AFN系統的社會的和象徵的動力。

第三個層面是治理跟網絡(governence and network)的理論,比較中間層面(meso-level)。將食物系統概念化成一種行動者在宗教或城邦規模的網絡或群聚(cluster),而AFN的系統也被解釋為團體間協商的結果,其中也涉及了權力跟控制的議題。此外在這個支線中也包括了經濟地理的研究,討論食物系統在工業區的聚落。以及雖然焦點不同,但是也可以被放在這個支線的regulation的傳統理論。最後一個層面是生產知識(scientific knowledge)的理論。這個領域的研究比較重視行動者團體間的合作跟衝突,著重生產的過程而非結果。

稍微總結一下,政治經濟學指出以地方主義的食物網絡來對抗全球化的資本主義,鄉村社會學跟發展理論則是強調在該系統中的社會關係,但是他們都是在地方規模上去討論/解釋,何以特定區域會有這樣不同的、複雜的活動,而不是去質疑其本質上的假設。

3. What is known about AFNs? Key arguments, claims and evidence
3.1 beneficial
Feenstra1997)定義AFNrooted in particular places, [AFNs] aim to be economically viable for farmers and consumers, use ecologically sound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practises, and enhance social equity and democracy for all members of the community”在特定的地方,目標是要經濟上可以上農夫跟消費者,使用對生態友善的生產跟分配的實作,並且強調對所有社群中的成員必須是平等的跟民主的。幾個特點:1)固定在特定區域,鑲嵌在地方的自然與文化的聚落中。2)對於行動者而言具有經濟可近性,無論是對農夫或是消費者。3)生態永續性。4)社會正義。這些都跟全球資本主義規則下的主流農業很不一樣。

3.2 problematic
首先討論AFN要如何跟更大的系統互動,對其有何影響。先前提到更民主的食物供給,以下要提出三樣挑戰的論點,首先對於外部的系統具有排他性而非開放性,其次是認為AFN沒有辦法提供更大區域經濟的正面影響,有研究發現像是農夫市集或是社區支持型農業的收入並沒有辦法維生,必須依賴外部系統去維持,或是國家補助,這也會使得他們進入外部系統的時候失去競爭力,最後,是最長遠的對經濟的影響,也就是AFN可能再製(regeneration)貧困地區,怕AFN的擴散只是一個產物,而非驅動者(driver),如果不是自動自發,而市政府鼓勵,在所有區域執行,那就會變成一種零和的狀態,最沒有能力的區域可能會沒辦法在同一平台上競爭。
第二,要討論的是AFN內部如何聯結彼此。有人說AFN是將被主流食物系統邊緣化的買家跟賣家帶到一個新的關係中,強調公平跟正義,但有人反對這樣的說法,指出許多AFN系統都是建立在既有的關係上,很多都是家庭式的農場,反而忽略了其內部已經存在的不公平正義(性別、勞動關係、收入等等),另一方面,在farming-centered的基礎上,容易會落入既有的商業邏輯跟富裕的消費者之連結。這些說法都有經驗證據支持,例如在加州的農夫市集以及社區支持型農業中,其消費者都是比較富裕的,或者高級知識份子,並沒有辦法翻轉不平等。
第三,個人的價值跟AFN行動者的動機。本來認為AFN跟主流的食物生產系統非常不同,但是研究發現,AFN的行動者有多重複雜的動機。例如在農夫市集中還是可以明顯看到自利動機,價格機制仍舊有在運作。整體而言,只依靠AFN來供應/銷售食物的生產者/消費者只佔很少數。

4. Problematic features in AFN research
        第一個問題是,很多關鍵概念跟詞彙的使用不夠清楚,連續性也不足,像是AFN這個詞彙本身就是一個例子,他所指涉的是那些非主流的食物供應系統,這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只說了它「不是什麼」,而沒有說他「是什麼」。在進行實證研究的時候,AFN內的各種模式,之前都是用alternative一詞概括,但是若要有進一步的研究,就必須清楚指出各種模式的特殊條件,做出區別。另一方面,學者一般將食物系統區分成傳統主流的,以及另類的(alternative),但是實際上,食物系統並沒有真的落入這兩個分類中,而這種相對立的正統分類概念,也使得學者落入這個框架內,而沒有更深入地去探討經驗現象。概念的使用不夠清楚、不一致的問題也發生在社會經濟以及文化現象的研究中,他們所討論的東西都不是可以直接觀察到的,可以從quality turn(形容有別於全球化的一種當代食物系統的新趨勢,high in nature qualities,作為AFN的動力,此後被廣泛在研究中使用,但這個概念的適切性是需要被質疑的)跟defensive localism(作為一種對抗,而不是為了要環境友善)兩個描述AFN特質的概念發現,他們的使用也很模糊。但是在此並不是要說這些概念是沒有用的,而是應該更細緻的去說明這個概念,更加小心地使用。
       第二個問題是空間/結構特性的混合,表現在三個層面上:desirable outcomes, actor behavioursfood properties。一般都會認為AFN固定在特定區域,形成特定的關係,但是政治經濟學家也已經指出來,這樣的地方主義過於浪漫,甚至可能複製主流系統的權力關係跟不平等,另外也有學者指出,地方規模可能不是終極目的,而是一種策略。許多錯誤都發生在,一開始就假設AFN的規模跟結構的性質是一定沒有壞處的。此外,在行動者的行為部分,也假設了他們參與的目標是公平、道德等,而這是因為結構上或是地方主義的背景所造成的,因此多半存有左傾的色彩。如果一開始就接受這些假設,那將會使得研究者沒有辦法更深入的探討。最後,許多假設也建立在這種空間/結構特性與食物特性的混合上,認為AFN的食物就一定是比較環境友善、健康營養的,但是這個並沒有在研究中被證明。
        第三個問題是,在市場交易的問題部分,我們的知識並不充足。很多人會認為像是在農夫市集,生產者和消費者好像有比較多面對面互動的機會,就可以比較認識農產品,然而這樣的情況並非必然發生,而且研究顯示,消費者與生產者進行交易的時間平均30秒,這樣根本沒辦法有充足的時間可以交換資訊,因此充足資訊的交換必須要有許多相應的條件的,像是性別、年齡、空間、時間等等。
            最後一個問題是,缺乏消費者觀點。所謂的消費者,在AFN的研究裡面,比較像是行動者之一。

二、閱讀心得
        
        整體而言,這篇文章比較像是針對另類食物網絡的研究做一個整體的文獻回顧,所列舉的研究取逕包括政治經濟學、鄉村社會學跟發展理論,接著提出這個食物供給系統所含括的優缺點,以及這類研究所面臨的問題。其中,很多研究指出其實這樣的食物系統並沒有想像中的開放,反而是相對封閉而且可能再製了既有的社會不平等。另一方面文章中也提到,這樣的食物網絡可能坐落在既有的社會關係中,因為某種道德責任、義務或是感覺才進行交易,而不是透過系統開拓新的生產者-消費者關係。在理論的部分通常會提到關於正義、環境友善、民主在地方主義食物網絡系統中,可以比較容易被達成,但這些文獻所共同面對的問題也是這些優點的反面,也就是所謂的公平正義、資訊透明、連結消費者與生產者、環境友善等等,可能只是附加在地方主義食物系統下,尚未被證明的假設,而且有許多概念並沒有被細緻地說清楚。我想這些研究之所以會面對到這些問題,是因為另類食物網絡本來就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所以如果要解決這些問題,應該要有更多的田野經驗去累積成理論架構。
        
如果回到我們的都市農園,我覺得我們要處理的議題有幾個:
1.        政治經濟學:公平正義、市民社會、民主
2.        鄉村社會學:農業在哪裡?連結都市與農村
3.        發展社會學:創新,不發展的發展,第三條路
4.        微觀層面:如何連結生產者與消費者,非建立在既有的社會關係中,農業知識/資訊如何透過交易傳達。
5.     其他:地方在哪裡?地方主義的陷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