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1日 星期六

[筆記] 馬克思

一、辯證
 
    馬克思拒絕黑格爾式的辯證法所論的精神的發展,因為任何的社會價值都不可以脫離社會現實,馬克思的辯證方法注重於社會世界中的交互關係,亦即當A因素影響了B因素,B因素也同時發生了作用在A因素,就如同資本家對於工人的剝削會造成工人不滿情緒的高漲,與此同時,也引發了資本家欲回應工人的抵抗而加深了剝削。

     在這樣的辯證過程中,也不可忽略了時間的向度,要明白現代的社會,必須透過觀照過去的社會始得以了解,透過理解現代社會,也可以對於未來社會略窺一二,因為人們創造歷史的環境並非自由選擇的,而是在給定的環境中行動的,因為當代社會的根源存在於過去,未來社會的根源存在於現在。

     然而,這並非意味著未來是不可避免的,只能說條件是給定的,行動者在這些條件的基礎上,有其行動的空間,以此駁斥抽象的正、反、合的概念。歷史是在過去、現在、未來的結構以及行動者之間的互動中創造出來的。

二、人類本質

     馬克思認為人類本質是交纏於特殊的社會關係以及我們的社會脈絡之中,這不代表人類沒有一個普遍性的本質,而是說,人類之所以可以跟其他物種區分開來,乃是因為一種專屬於人類的潛能與力量,馬克思稱之為「類存在」,使得人類可以在每個歷史時期中,被捏造。

三、勞動

    對馬克思而言,人類的類存在/人類本質是直接與勞動相關的,因為勞動是一種人類和自然共同參與的過程,這其中存在著一種交互關係,當人類以勞動作用並改造著外在世界的同時,人類也改造了他自己的本質,在人類的勞動作品中,不只對物質形式做出了改變,更實現了他的目的。這是一個從對象化、互動關係,以致於人類本質轉化的過程。

    對象化指的是從我們的內在思維中創造出一個外在的對象,為了要實現這個對象(目的),必須透過人類的勞動與物質的自然世界互動,才可以滿足人類物質需求,也完成了所創造出來的對象(目的),而這樣的過程,馬克思相信,不僅改變了物質的自然世界,也改變了人類本身,從而完成了人類本質的轉化。(勞動所完成的目的對於人類有一種實現的滿足。)本質的轉化也包括人類的意識在內。

     馬克思對勞動的定義為:所有人類根據目的來蓋便物質的自然世界之創造性活動。勞動總是回應著需求,但是需求的滿足也總是帶動新需求的創造,而這種勞動所引起的需求的滿足以及新需求的創造,正是人類創造歷史的動力。

四、異化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是造成異化勞動的元凶,在資本主義中,勞動不再是目的自身,不再是用於展現人類才能、實現目的、轉化自己,而是為了要賺錢,當勞動不再屬於自己,不再改變自己,那麼人類就與其本質相異化了。

    異化的四個基本元素分別為:工人與自身生產活動的異化、工人與生產產品相異化,工人工人同儕相異化,工人與自己的人類本質相異化。首先,工人因為不再獨立實現目的,而是在生產過程中扮演小到毫無意義的腳色,不知道自己的勞動有何意義,沒有將自身的想法對象化,因此造成生產活動的異化。接著,工人活動的產品並不屬於自身,人類不再由自己的勞動去證成自己,以致於工人的工作成了一種為了購買東西的賺錢手段。

     馬克思假定人類為了從自然那兒擷取生存所需,基本上是需要並想要跟其他人合作的,但是在資本主義中的合作是被迫的,通常也是陌生的,甚至資本家為了最大生產量,設計了一套工人之間相互競爭的遊戲規則,使得每個工人都是孤立的,也是敵對的。最後,因為工作不再是人類對於人類本質的轉化與實現,在工作中反而是被化約為機器的,不再有任何人類的意義,因此與自身本質相異化了。

五、資本主義社會的結構
  
    資本主義同時也是一個權力體系,其秘密就是,所有的政治權力已經轉換成諸多經濟關係,在資本主義中,經濟就像是一個自然的力量般呈現在我們面前。

    1. 商品
        商品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核心與結構性問題。誠如馬克思提到的,人類在他們、自然世界以及其他行動者的交往中,生產著生活所必需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是為了使用而生產出來的,就是所謂的商品的「使用價值」。然而,在資本主義中,產品卻是為了拿來交換而生產出來的,稱為「交換價值」。商品使用價值具有質上的差異,無法互相化約,但是商品的交換價值卻在「量」上使得商品跟貨幣產生了連結、跟本身的物理特性分離,而可以交換。

    2. 商品拜物教
        商品變成了一種獨立的,幾乎像謎一般的、外部的實在,這種現象被馬克思稱之為商品拜物教。商品原為人類勞動的產品但是卻和創造者的需求以及目的相分離,透過交換價值,商品因而存在於一個屬於自身的量的領域中,好像有其自己的生命一般,而這樣的商品就是異化的根源。商品的拜物教可以被轉化為「物化作用」的概念,即「事物化」的概念,此概念意味著人們相信社會結構乃是超出他們的控制而無法改變的,例如經濟制度是被創造出來的,卻愈發形成一種支配的形式。
       人類物化了社會關係以及社會結構的所有像度,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都被物與物之間的關係掩蓋了(被交換價值的量所掩蓋)。資本主義社會在社會關係的特殊形態下產生,結果就是出現了一個全新的,越來越抽象的支配形式,有自己的生命般,超出人類的控制而運行。

   3. 資本、資本家與無產階級
       階級以是否擁有生產工具而區分成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無產階級是為了交換而生產,亦是消費者,因為無產階級沒有能夠生產出生活所需的生產工具,因此需要用薪資去購買生活所需,也因此越加依賴付給薪資的資本家。
        資本是能夠創造出更多貨幣的貨幣,就是一種投資的貨幣,而非用來滿足人類需求的貨幣,資本的商品循環是為了要創造更多的金錢,不是拿來使用。資本也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關係,也就是,社會中同時存在著需要透過工作賺取薪資以購買生活所需的工人,以及,將金錢投資進來的人。資本的增加需要透過對工人的剝削以達成。

   4. 剝削
       剝削就是對於工人勞動剩餘價值的佔有,剝削也是資本主義經濟中必然的部分。因為資本主義社會是持續競爭的,也是以競爭來驅動的,資本家若是沒有透過剩餘價值的佔有以累積並擴大資本,就沒有辦法維持其資本家的位置。剩餘價值被定義為一種差額,就是產品出售時的價值與產品製造過程中被消耗掉的原料(包括工人的勞動)的價值之間的差額,而勞動是剩餘價值真正的源頭。因為資本主義的結構以及精神促使資本家朝向積累更多資本的方向邁進,而勞動又是價值的來源,資本家因此被引導到增強剝削無產階級的方向,而促成了階級衝突。

  5. 階級衝突
      馬克思認為,只有當人們開始意識到他們和其他階級之間的衝突關係時,階級才是確實存在的,若缺乏這種意識上的覺醒,那麼人們只是「在己階級」(class in itself,客觀的階級),只有在意識到衝突時,他們才成為真正的階級,即「為己階級」(class for itself,主觀上的階級)。資本主義社會的規則會使得資產階級皆朝向機械化的方向進行生產,使得小型的店家無法維持,階級兩極化,人們被迫降入無產階級的行列,也就是「無產階級化」,甚至降為產業後備軍。然而,當工廠以及市場擴大到全世界時,工人們可能會意識到一種超越他們自身地域性的利益,而因此可能導致革命的產生。資本主義的結局就是創造出了一個足以毀面自己的無產階級聯盟。

六、唯物論者的歷史概念

    馬克思相信歷史將會循著預期中的進程而發展,並認為上層結構:那些非經濟關係和社會制度,以至於普遍流傳的觀念是在經濟(下層結構)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例如,人類滿足需求的過程創造了歷史,而人類的需求亦是隨歷史所改變的。也就是說,需求滿足的任何前進,都將進一步創造出更多的需求,也因此,人類的諸多需求不但是經濟基礎的動力基礎,也同時是經濟基礎的結果。

     以勞動來作為人們開展歷史的行動,可以看出,不同的生產力將會對應到不同的生產關係,這些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了社會的經濟結構,在此之上發展出上層結構的法律、政治,而這些上層結構又會跟一定的意識形態相對應。然而,生產力跟生產關係的發展未必是平行並進的,當兩者的發展出現矛盾時,就會產生劇烈的社會變遷,甚至是革命。

七、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是指從資本主義社會的日常生活中自然地冒出來的觀念,但因為資本主義的本質,使得這些觀念都只能從相反的立場來反映現實。(例如,現實是殘酷的,必須用某種較美好的角度去看待,這種正向的角度就是一種意識形態)例如,當代的社會似乎是貨幣賦予我們價值,而非我們賦予貨幣價值。

    意識形態可以使得資本主義的核心矛盾被掩蓋,因為其將矛盾對立呈現成一種統一的觀念體系,並進一步將這些矛盾的經驗與體驗歸為個人的問題或特殊現象,將資本主義的矛盾呈顯為人類本性中的矛盾,也因此這樣的矛盾不再是社會變遷可以修正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