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7日 星期三

原來社會學、人類學跟心理學有教我們怎麼創造流行!



社會風潮的行程與擴散並不是逐漸發生的,而是在短時間內、由少數人所造成的。透過掌握關鍵人物、環境力量,並考慮風潮本身所要傳遞的訊息強度,就可以找到引爆點。<引爆趨勢>無論是書名或是副標題「小改變如何引發大流行」都很吸引人,我想不管是什麼領域的人,大概都會對創造流行非常感到興趣吧!原本以為會是很行銷取向的書,但其實概念跟<輕推>或是<行為的藝術>在談的東西很相近,特別的地方是除了心理學之外,文中也引用了大量的社會學以及人類學的研究,不過Malcolm Gladwell的厲害之處就是可以讀出這些研究的弦外之音,得到獨有的洞見。

這本書主要在談社會風潮如何形成與擴散,Malcolm觀察這些風潮發現他們有三個共同特徵:第一個是這些風潮具有傳染性、第二個是小動作可以造成大改變、第三點是轉變不是逐漸的,而是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

社會風潮的傳播其實跟病毒相似,他需要有病毒本身,需要有病毒傳播的環境以及病毒帶原者。放到社會來看,Malcolm將其意義轉化相對應的三個元素:

1.首先是風潮\訊息(病毒)本身是不是具有「定著因素」,可以像HIV
  一樣一直存在人體中。某些Slogan或是廣告是否可以深入人心,是重
  要的關鍵。

2.其次則是環境力量,這跟社會學談的脈絡很類似,多半消弭了個人的
  意志跟性格,強調環境對於人的影響力,但不同的地方是,社會學談
  的脈絡相對宏觀,但這裡談的環境力量指的是非常特定時空下個人所
  面對的處境以及他所具有的特殊條件所做出的特定行為。因此衍伸出
 「150原則」。人類學家鄧巴發現人類可以處理得最多團體人數約150人,
  也就是說我們最多同時只能跟150人建立關係,所以在這個規模內的傳
  遞\影響他人的效果是最好的。

3.最後一個就是關鍵人物,也就是那些最具有傳染能力的帶原者。在HIV
  的情況下,那些經常與(陌生)人發生性行為的人,其傳染病毒給別人
  的機會比起一般人更高。在社會生活中,即使社會學家發現了六度空間,
  某些人的網絡依然比其他人更加綿密,Malcolm稱之為「連結者」。另外
  還有像「專家」或是「推銷員」,都是傳遞訊息的關鍵人物。

Paul Revere在列克興敦和康科德戰役前夜警告殖民地民兵英軍即將來襲,後來導致美國的獨立革命。是經典的專家跟連結者。(Credit to wikipeida &Passion Blog)


其中我覺得很有趣的是在談這些關鍵人物如何傳遞訊息。Malcolm所引用的是一個社會學在談「轉譯」的研究。社會學者Gordon Allport在他的著作<謠言心理學>中提到謠言的傳遞一定會經過三個過程:簡化-強化-同化。因此,有時候並不是增加訊息的量,而是鎖定特定的團體大小、特定的時空處境,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訊息,就有可能引爆趨勢。

所以,要創造社會風潮或者是要消弭風潮,重點可能不在於穩紮穩打,有時候反而是簡單行事、走捷徑,讓小動作有大改變。這不就是<輕推>那本書也一直強調的嗎?行為經濟學或心理學發現人們在做選擇的時候經常採用的是「自動導航模式」,也就是利用直覺、偏見或是慣性來做選擇,因此把握這些思考的小縫隙就有機會操作其槓桿來以小搏大。

放在行銷來看的話,其實跟社群行銷非常像。你要創造大流行之前,一定要先營造許多個小風潮,然後有點像是蝴蝶效應一樣擴散影響力。目前有許多產品會請部落客或是Vlogger來介紹分享,類似找到粽子頭就可以抓住一群特定的人。而誰才是特定社群的關鍵人物,就是需要做功課的地方了。


2014年11月16日 星期日

[讀摘] 科學在行動 導論、第一章

導論:打開潘朵拉的箱子
1.    尋找進入之途
作者透過發現雙螺旋核酸以及判斷的計算機的三個不同時期的場景,來說明科學事實跟技術物這兩個黑箱。作者指出,已經形成的科學跟形成中的科學,具有相當不同的面貌跟行動準則。

·         回到爭議而非已經冷卻的穩定狀態 (P.7)
·         在爭議測試的階段,所有東西都熱騰騰的,此時的內容跟脈絡是融合在一起的。不只是科學知識,關於科學家的種種也須被放入評估。(p.9)Ex. VAX的故事裡,VAX計算機除了印刷電路板等物質性基礎之外,當要去評估他時,DEC的企業組織方式也被包含在裡面。
·         「鑲嵌在環境中的知識」以及「知識本身」並不那麼判然有別,截然分開的。(P.11) Ex.懸念、競賽、腔調、出版時間…這些並不是用來描述一個分子結構的常規語言。一旦這種結構處在競爭者的探究之下,這些奇怪的字眼就成了正被研究的、地地道道的化學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

2.    足夠從不足夠
作者所提供的行動途徑,就是選擇我們知道較少的那一面作為進入科學的開端,盡可能對科學是什麼、由什麼構成,擁有較少的見解。此外,以各種爭論作為進入科學和技術的途徑是重要的方法,與此同時,也必須跟隨這些爭論直至其結束才行。(P.12)

·         獲取事實VS.剔除所有無用的事實 pp.14-15
回到爭議的狀態去找弱點、選擇可以相信的人,此時,為了做出一個判斷,所謂外部的盟友:學科訓練、親緣關係、研究履歷汗心理評估都會被融合在一起。一條陳述是否可以成為事實,在很大的程度上有賴機遇跟對一個人(科學家)及其言論的價值同時作出判斷。

·         只需掌握最有效的機器VS.確定效率應當是什麼 p.16
效率是成功者的結果,他無法用來在事前對誰對誰錯作出判決。

·         一旦機器運轉起來,人們就會被說服VS.只有當所有相關者都被說服時,機器才會開始運轉 p.19
「在VAX能夠運轉以前,他並不是一台好機器。因此當他尚處在被製造的過程當中的時候,她不能以工作狀態良好為由說服任何人。只有當那些沒完沒了的小故障都被一一排除了以後,這台機器才終於並日益良好的運轉起來。」

·       當事情真實的時候他們就把握住了VS.當事情被把握住的時候,他們才開始變得真實 pp.21-23
「左邊的面孔說,所有人都被說服了,因為吉姆和佛蘭西斯碰巧發現了正確的結構。DNA的形象本身就足以把每一個人聚集在他身邊。右邊的面孔說,每當有其他人被說服了的時候,她才逐漸成為一個更加正確的結構。(P.22)」
「左邊的面孔認為事實和機器已經被足夠好的確定下來了。右邊的面孔則認為形成中的事實和機器總是有待決定的。(P.23)」

3.    方法的第一條規則
·         1.6 (P.24) 追溯一條陳述形成的過程,去看中間經歷了哪些爭議。這就是方法的第一條規則:從行動中的科學與技術去觀察。
·         克服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中經常遇到的侷限:根據學科vs.根據對象。避免學科和對象所造成的侷限,回到爭議中他們尚未分得太乾淨的階段去看。(p.26
·         方法的規則VS.方法的原理:前者指的是我們為了把專門學科所提供的所有經驗事實都看做是「科學、技術和社會」領域的一部分,所應做出的先驗的決定。後者指在這個領域進行了多年的工作之後,對自己所掌握的那些經驗事實的個人總結。(p.27

第一章  文獻
跟隨著導論,我們將進入一個熱騰騰的爭論中,跟隨著科學家,到他們關閉一個黑箱跟打開另一個黑箱的努力中去。並且考察一個外行如何開始相信某條陳述及語句。

一、          爭論
1.       肯定模態與否定模態
·         模態」:把一組語句放入一個限定的或是經過修改的另一個句子裡。「肯定模態」:讓一條陳述不被注意它的產生條件,並且使其堅固的足以產生其他結論的句子。「否定模態」:把一條陳述引向他的產生條件,不是用他來產生某些其他更需要的結論,而是在細節上解釋他為什麼是堅固的或是脆弱的。(P.36
·         例子:(5)為例,「釋放生長激素的激素(GHRH)的基本結構是val-his-leu-ser-ala-glu-glu-lys-glu-ala
一個特定的句子本身既不是一個事實,也不是一種想像,是後來的其他句子使他成了一個事實或者成了一種想像。(p.39)」根據我們前往的是哪一個方向,原始語句(5)將改變他的身分,他要不成為一個黑箱或是一個激烈的爭論,要不成為一個堅固的定論,這一切端看後面的句子而決定。
·         爭論的優點:當我們回到事實建構的早期階段,首先,我們擁有了更多來自科學家、工程師和政治家的材料跟資源科,使得分析有了土壤。第二,在激烈的爭論中,專家們會自己提出解釋,說明為什麼他們的對手會有不同的想法。因此當我們更緊密地接近一個爭論的時候,解釋藏在信念背後的原因這種工作就已經完成一半了。(p.41

2.       事實製造的集體性
·         根據上述,所有的陳述,將時而是事實,時而令人懷疑,端看他所被放入的語句中,所呈現的是肯定的或是否定的模態而定。
·         「一條陳述的身分取決於後來的其他陳述。…這種回溯性的屬性又在這隨後的新句子中再次發生。(P.45)」因此,每個陳述都在一次又一次的疊加之後,去面對閉合或是開啟爭論的測驗。
·         如何判斷陳述的真假?得由它的用途來決定。每一次地回溯都是一次的轉化,一旦這種回溯決定了一種方向,就會讓反向的陳述越來越錯誤。相反的,一旦相信了就會給予了強化的力量,使之變成一個黑箱。(p.47
·         無論是陳述、機器或是一個過程,他們都不具有其內在的性質,因為性質跟角色只有在網絡中才得以成為有意義的。(p.47
·         「概括地說,事實和機器的建構是一個集體的過程。(P.48)」

二、          當爭論驟然爆發,文獻變的技術化
·         接近事實和機器被製造的地方,進入爭論的中心,使得爭論更有爭議。(p.48
·         結束爭論:利用文本、檔案、文件和文章來把起初儘是意見的東西轉變成事實。若爭論繼續下去,這些競爭者就會變成技術文本的閱讀者。當意見越是不一致,這些要閱讀的文獻就越是科學跟技術的。(p.49
·         要打開或是閉合一個黑箱需要有進一步的資源,也就是說必須要透過一些銘刻,把先前的爭論凝結成某種事實,或者去拆解別人所凝固下來的事實。

1.       求助於朋友
·         以此先生、彼先生與眾先生的例子為例。此先生通過引用跟參考在他的文章中,增加了許多可靠的盟友,來讓自己變成眾先生。
·         這種向地位更高和為數更多的盟友求助的舉動常被稱為『來自權威的論證』。…科學被看成是與這種來自權威的論證相對立的東西。(p.51->代表著少數因為真理而可以戰勝多數,這是來自一種『真理就存在那兒,我們只是去發現他』的哲學觀。
·         科學與修辭學:在發生中的科學中,他就是一種有力地修辭學,包括權威、聲名、身份等等,是一種當你要去反對的時候所必須要面對的力量,且不是可以輕易打發的。(p.52
·         不孤立的文本vs.孤立的讀者:「科學的」這個形容詞會在其他盟友出現的時候成真,而這些盟友可能已經生產出某些文本或是銘刻了。此時,當閱讀這些文本的時候,反而是讀者被孤立了,因為他沒有相關的資源。

2.       引證從前的文本
·         文本的外在盟友:不僅是數量,還要有明確的標誌-引證。通過增加或減少引證,來決定一個陳述要變成事實還是想像。
·         引證的功能:結盟以及定位,使論文具有可追溯性。對手如果要反對你,就必須逐一追溯每一條引證,並調查他與你的斷言之間的相關程度,
·         引證的危險:錯誤引用、毫無關係、結盟的例行公事,可能會危及作者的斷言。
·         限定正向引證:引用的時候只抽取出所需要的元素,讓引文被模態化。讓所有的引用都更好地支持著自己。借用這些引證,作者既加強了他們的情事,同時也使自己的情勢得到了加強。
·         攻擊反向引證:把肯定模態和否定模態結合起來,加強比如說論文X,以便削弱論文Y。(p.60)或是讓兩篇論文彼此對立,從而使他們雙雙失效。(p.61

3.       被後來的文本引證
·         轉化的層疊:「一條陳述並不是靠她自己,而是靠後面其他語句對他的所作所為而成為一個事實或者成為一個想像的。」為了變成事實,必須得到下一代論文的支持。(p.63)每一個轉化都期待著被以後的其他轉化認證。(p.64
·         爭論的膨脹:測驗的同時,捲入更多的論文。其中每一篇論文都決定著所有其他(事實、想像、技術性細節)的位置,但是誰也不能無需其它論文的幫助而把這些固定下來。(p.65
·         事實的產生:「每當有某篇文章作出的一條斷言被大量其他文章已不加任何限定的方式反覆借用的時候,這意味著該文章對先前的文獻所做的任何事情都被其後來的借用者變成了事實。(p.67)」事實的建構是一個集體過程,事實是從爭論的中信被集體固定下來的東西。
·         爭論的結束:當論文變成了事實,再變成常識,就沒有引證的必要了,因為大家都會認為是為理所當然,不需要再去證明。反向就是走向artefact(原始事實)。
Q:爭論的消失是一個問題嗎?或是要想辦法讓爭論都保持在正面的狀況中?就算爭論結束了變成常識,也不代表事實就消失了?
·         孤立異議者:「伽利略認為恰巧發現了真理的普通人,將沒有機會戰勝數以千計的文章、引證、支持者和出錢反對他的主張的團體。修辭的力量就在於使持異議者感到孤獨。(P.73)」


三、          寫作抵禦來自敵對分為攻擊的文本
1.       文章為自己設防:層級化
·         抵抗讀者:通過引證打發讀者到其他的文本裡、使用圖例。
·         言語的所指:「在圖例中,波峰和長條被說成是純度和活性的可見等價物。對圖示的檢驗代替了對作者的詞語的信任。(p.78)」
·         層級化:文本被分層組織,每一個斷言都被引證引向其他部分,如圖示柱狀圖、表格、曲線圖等,但每一個也都可以回到文本或是引證中。
·         面對層級化的文本,異議者將需要更多的盟友。「從文本的外在層次走向內在部分並不是從權威的論據走向自然,因為這是從權威走向更多權威,從盟友和資源的數目走向更大的數目。(P.81)」

2.       部屬戰術
a.       堆疊
·         「被展示出來的是層次的堆疊,其中每一個層次都為前一個層次增加了某些東西。(圖1.7)(p.83)」
·         規則是「第一,永遠永不要把一個層次正好堆疊在另一個層次的頂端,因為這種做法並不能給你增加什麼東西,文本只不過是徒勞地重複自己而已。第二,永遠不要從第一個層次直接跌遷到最後一個層次,除非這個領域裡沒有人說你是在虛張聲勢。第三,盡可能多地進行證明,盡可能少的考慮環境。(P.84)」
Q:看不懂這三個規則

b.       安排與設計
·         文本配備著用戶手冊和理想讀者一起出現。(如果想讓更多人的讀懂,就得裝備更少的資源。而進入爭論則是相反的方向,需要更多技術性的句子。)
·         預估讀者反對意見。「假想中的讀者被變戲法似的想像為他們不僅必須相信作者,而且他們還要清楚地說明在英雄被當作英雄辨認出來以前,他應該經受什麼樣的酷刑、折磨和考驗。(p.88)」
·         肯定模態跟否定模態是一樣必須的。「從障礙中迂迴而過,並盡可能對風險做出估計。(P.91)」

c.        操控
·         對文本進行安排,讓讀者不論身在何處都只有一條路可以走,讓一個人既保有完全的自由,同時又完全順從。「使讀者除了一個方向以外,選擇任何其他的方向都更加困難。透過仔細堆疊更多的黑箱,堆疊更不容易被爭論的論據。…因此你不得不做的事情就是保證讀者總是能夠自由的流動,然而卻是在一條足夠深的溝塹裡。(P.94)」
·         合乎邏輯與風格
3.       方法的第二條規則
·         第一條規則,要求我們在行動中學習科學和技術。
·         第二條規則,要求我們不要尋找任何給定陳述的內在性質,而要代之以尋找他在後來其他人手裡所經歷的全部轉變。(事實和機器的命運掌握在後來使用者的手裡。)

四、          結論:數目,更多的數目
·         事實寫作跟虛擬寫作相對,把閱讀的可能性限定為以下三種:放棄、贊同、重來。
放棄:人們放棄了,不自閱讀文本,不管他們相不相信作者,總之就是從爭論中退了出來。(90%
贊同:讀者相信作者的斷言,通過不加爭論的進一步使用它,他們幫助作者把它轉變成了一個事實。(9%
重來:強硬的反對者可能試圖通過拆散這種供給線而把文本置於險境,這樣他就將被從文本引向文本中斷言的起源:自然界或是實驗室。(必須擁有自己的實驗室,重新把實驗做一次,號召盟友來聯合對抗)
·         三種閱讀可能都導致文本的死亡:
如果你放棄,文本就什麼也不是了,就好像它根本沒有被寫出來過一樣。如果你贊同,你就會如此相信他,以致他被迅速的抽象化、濃縮化、程式化,從而最終變成了心照不宣的實踐的一部份。最後如果你把作者的試驗全部重來一遍,你就退出了文本而進入了實驗室。因此,科學文本正在把他的讀者趕走,不論他是否是成功的。
·         修辭學跟科學:科學是一種新的修辭學,它能夠比舊有的修辭學把更多的資源調集到一個點上。
·         作者通過研究一個爭論是如何變得尖銳起來,對技術文獻的剖析進行檢驗,並在其中展示構成技術科學的多種不同成分。發現:「通過引入越來越多的資源,一個文獻變得更加技術化。…一個文獻越是技術化和專門化,他們就是變成社會的,原因在於,把讀者驅逐出去並迫使他們把一個斷言當作事實接受下來所必需的聯合數目增加了。…這種文獻之所以如此難以閱讀和難以進行分析,不是因為它逃脫了所有通常的社會聯繫,而是因為他比所謂通常的社會關聯俱有更多的社會性。(p.102)」

2014年10月20日 星期一

[讀摘] 馬克思筆下的異化

一、類本質與勞動(Ritzer2011
馬克思對勞動的定義為,所有人類根據目的來改變物質的自然世界之創造性活動。勞動回應著需求,而需求的滿足也帶動新需求的創造。這種勞動所引起的需求的滿足以及新需求的創造,正是人類創造歷史的動力。
類本質與勞動直接相關。勞動是一種人類和自然互動的過程,當人類以勞動改造著外在世界,也就是人類有意識將外在世界對象化的過程,與此同時,人類也改造了他自己的本質。
    對象化指的是從我們的內在思維中創造出一個外在的對象,為了要實現這個對象(目的),必須透過人類的勞動與物質的自然世界互動,才可以滿足人類物質需求,也完成了所創造出來的對象(目的),而這樣的過程,馬克思相信,不僅改變了物質的自然世界,也改變了人類本身,從而完成了人類本質(包括意識)的轉化。
    
二、馬克思異化的異話(孫中興,2012
討論私有財產制下,工人、自然、勞動、類本質彼此之間的交互關係。首先工人通過勞動占有自然(生產資料),在私有財產、資本主義下,資本跟雇傭關係被分開,工人被資本家剝削而產生異化(為異己的力量、異己的人所有),勞動變成異化勞動。接著,異化勞動使得人的勞動不僅生產商品,也把勞動跟工人都變成商品,造成工人跟勞動產品,以及工人跟生產行為的異化。最後造成自我的異化,也就是自我跟類存在物的異化。
工人透過生產活動將自己投射到自然界的方式即客體化,而當工人的勞動產品跟勞動相對立、喪失勞動產品的所有權、甚至被勞動產品奴役,就會產生異化\外化。所以人的勞動會先對自然界的生產資料產生客體化,當生產勞動完成時,就產生異化的結果,越是努力越是異化。
人與自然界的關係是透過勞動去占有自然,但這個勞動變成異化勞動時會1)使自然跟人異化,也2)使人本身的活動機能、生命活動和人相異化,也就使人把類和人相異化,類生活不再成為目的而是維持個人生活的手段。
人先是類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識的存在物。生活是對象,人的活動才是自由的活動,異化勞動把這種關係顛倒過來,以致人正因為是有意識的存在物,才把自己的生命活動,自己的本職,變成維持生存的手段(強致勞動)。

三、異化的出現:資本主義、私有財產
1.        私有財產是果:「私有財產是外化勞動即工人同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關係的產物、結果和必然後果。(馬克思,1990: 58; Marx, 1932: 94; 1964: 119; 1968: 522; 1975: 334)
2.        私有財產是因:「私有財產只有發展到最後的、最高的階段,他的這個秘密才重新暴露出來,私有財產一方面是外化勞動的產物,另一方面又是勞動藉以外化的手段,是這一外化的實現。」(馬克思, 1990: 58; Marx, 1932: 92; 1964: 117; 1968: ; 1975: 332)
3.        私有財產制把資本跟僱用勞動分開,因為剝奪勞動資本,使得勞動變成強致分工、異化勞動。

四、異化的分類(四種)
1.        工人與其勞動產品的異化(物的異化)
工人的勞動賣給資本家,勞動變成異己的力量,生產出來的東西成為跟他對立的獨立力量,不屬於自己,甚至是對立的。

「勞動所生產的對象,及勞動產品,作為一種異己的存在物,作為不依賴生產者的力量,同勞動相對立。…對象化表現為對象的喪失和被對象奴役,占有表現為異化、外化」(馬克思,199048-49; Marx,1932:83;1964:108;1968:511-512;1975:324
「工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的關係就是同一個異己的對象關係。…工人在他的產品中的外化,不僅意味著他的勞動變成對象,成為外部的存在,而且意味著他的勞動作為一種異己的東西不依賴於它而在他之外存在,並成為同他對立的獨立力量;意味著它給予對象的生命作為敵對的和異己的東西同他相對立。」(馬克思,199049, Marx, 1932:82-83;1964:108;1975:324

2.        工人與勞動過程的異化(人與自然界、人與自己)
自然界是勞動加工的生活資料,以及工人本身肉體生存所需要的資料(馬克思,1990:50; Marx, 1932: 84; 1964: 109; 1968: ; 1975: 325)。當工人透過勞動占有外部世界時,異化勞動會使得工人在1)自然世界作為勞動的生產資料,及2)自然界所提供給勞動者直接意義的肉體生存之料兩方面皆失去。(馬克思, 1990:50; Marx, 1932: 84; 1964: 109; 1968: ; 1975: 325)
勞動的過程也是外化的,勞動不屬於自己而是他人,勞動活動就是工人自身的喪失。 (馬克思,1990: 52; Marx, 1932: 86; 1964: 111; 1968: ; 1975: 326-327) 在勞動對象的異化中總結了勞動的活動本身的異化、外化。(馬克思, 1990: 51; Marx, 1932: 85; 1964: 110; 1968: ; 1975: 326)

3.        人與人的類本質異化
生產活動即類生活,人們有意識地通過勞動占有自然,已達到生活的目的。但異化勞動從工人那裡奪走了他的生產對象,類生活於是從目的變成手段。(類存在物、類本質、類生活:人和動物有別之處。「知、情、意」構成人性的三部分。)

生產活動本來就是類生活。這是產生生命的生活。一個種的全部特性、種 (species) 的類特性就在於生命活動的性質,而人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在異化勞動下)生活本身卻僅僅成為生活的手段。」(馬克思,1990: 54; Marx, 1932: 88; 1964: 113; 1968: ; 1975: 328)
「正是在改造對象的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證明自己是類存在物。這種生產是人的能動的類生活。通過這種生產,自然界才表現為他的作品和現實。因此,勞動的對象是人的類生活的對象化。…因此,異化勞動從人那裡奪去了他的生產對象,也就從人那裡奪去了他的類生活,即他的現實的、類的對象性。」(馬克思,1990: 55; Marx, 1932: 88-89; 1964: 114; 1968: ; 1975: )

4.        人與人的異化(前三種會造成第四種)
「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自己的生命活動、自己的類本質異化這一事實所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人同人相異化。」 (馬克思,1990: 55; Marx, 1932: 89; 1964: 114; 1968: ; 1975: 330)


五、兩種人的異化(工人與非工人的異化,極端的分類工人與資產家)
1.        <異化勞動>
描述 : Macintosh HD:Users:mica:Desktop:螢幕快照 2014-10-20 下午8.34.26.png
2.        <神聖家族>
描述 : Macintosh HD:Users:mica:Desktop:螢幕快照 2014-10-20 上午9.48.01.png

六、<德意志意識形態>
「異化勞動是人們喪失了人類的能動性(自願自發),而被『異己的、與他對立的力量」所駕馭。這種情況跟強加於他者的分工有很大的關係。社會的固定話就指的就是異化,也就是「統治我們的、不受我們的控制的、與我們願望背道而馳的並且把我們的打算化為烏有的物質力量」

1.        異化的力量
「受分工制約的不同個人的共同活動產生了一種社會力量(社會活動的固定化),及擴大了的生產力。由於共同活動本身不是自願地而是自發地形成,因此這種社會力量在這些個人看來就不是他們自身的聯合力量,而是某種異己的、在他們之外的權力」(馬克思和恩格斯,1960:38-39)是一種工人無法駕馭的、社會結構的力量。

2.        異化消滅的兩個實際前提(革命的條件):無產階級的產生、無產階級跟資產階級的對立。「要使這種異化成為一種『不堪忍受的』力量,即成為革命所要反對的力量,就必須讓它把人類的大多數變成完全『沒有財產的』人,同時,這些人又和現實的有錢有教養的世界相對立,而這兩個條件都是以生產力的巨大增長與高度發展為前提的。」(馬克思和恩格斯,1960:39)

3.        異化及其克服:「由於共產主義而轉化為對那些異己力量的控制和自覺得駕馭。」(馬克思和恩格斯,1960: 42)不再有強致的分工跟勞動,而可以有正常的類生活。


4.        異化的消滅:「只有在這個階段上,自主的活動才同物質生活一致起來,而這點又是同個人的發展以及一切自發性的消除相適應的。同樣,勞動轉化為自主活動,同過去的被迫交往轉化為所有個人作為真正個人參加的交往,也是相互適應的。聯合起來的個人對全部生產力總和的占有,消滅著私有制。」(馬克思和恩格斯,1960:77)